目 录
学校概况
第一篇 2021届毕业生基本情况
一、学院(部)构成
二、生源构成
三、民族构成
第二篇 202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分析
一、就业率
(一)各专业就业率
(二)毕业生升学及出境情况
二、就业流向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二)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三、就业质量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
(二)毕业生薪资水平及满意度
(三)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
(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评价
第三篇 2022届毕业生就业意向与期待
一、毕业生行业及职位期待
二、毕业生就业薪资期待
三、毕业生就业决策影响因素
第四篇 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
第五篇 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
引 言
2299威尼斯创办于1954年,原名西北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2299威尼斯,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六所体育高等院校之一,原直属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委),2001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是国家体育总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陕西省拟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校本部、沣峪、鄠邑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300余亩。目前在校本科生8200余人,硕士研究生1100余人。学校现有9个学院(体育教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运动休闲学院、武术学院、健康科学学院、体育经济与体育管理学院、艺术学院、体育传媒学院、足球学院),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部、继续教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学校与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共建中国竞走学校,与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共建中国掷球学院,省队校办跆拳道、拳击、空手道、小女排、蹦床队及田径、散打等项目运动队。
学校拥有2个一级学科和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其中体育学为陕西省一流建设学科。与上海体育学院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现有2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文、理、经、管、教、医、艺7个学科门类,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出6万余名体育师资、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科研、体育新闻、体育经营与管理专门人才。学校同25个国家和地区50余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学校现有教职工832人,其中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 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师德标兵等15人。国家体育总局系统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技先进工作者3人,国家体育总局系统先进工作者2人,陕西省省级优势学科项目负责人、陕西省省级特色学科项目负责人、陕西省高校“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青年骨干等7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贴”2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
学校拥有国内一流的教学、科研和训练场馆,设有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新闻实验中心、语音实验中心、计算机实验中心;现有国家体育总局运动技术分析与技能评定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中心基地、陕西省高校体育法学研究基地、陕西省体育产业研发中心、陕西省全面建身与健康研究院等多个省部级研究机构。图书馆是西北地区体育科学文献信息中心,总藏书79万余册。
2299威尼斯师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秉承“严谨创新,团结拼搏”的校训,坚持“笃学重教,造就人才,服务体育,福佑人民”的办学宗旨,高举旗帜,凝心聚力,追赶超越,锐意进取,朝着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体育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一篇 2021届毕业生基本情况
一、学院(部)构成
2021届共有毕业生2345人,分别分布在9个学院和1个研究生部,其中本科毕业生202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6.35%,毕业研究生320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3.65%。
从表中可知,男生共有1511人,占总人数的64.43%,女生共834人,占总人数的35.57%,男女比约为1.81:1。其中七个学院和研究生部的男生比都超过50%,分别是体育教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足球学院、运动休闲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术学院、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
表1-1 2021届不同学历毕业生学院别统计
涉及16个本科专业(方向),13个硕士专业(方向)。本科毕业生人数超100人的有6个专业(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舞蹈学专业、表演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本科专业涵盖新闻学、经济学、心理学、艺术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研究生专业涵盖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管理学、应用心理学等学科门类。
表1-2 2021届研究生各专业毕业人数
表1-3 2021届本科各专业毕业人数
二、生源构成
2021届不同学历阶段的毕业生来自全国29个省市区(港澳台除外),共有2345人,其中省内生源有1158人,省外生源共1187人,人数较多的省份是陕西省(1158,49.38%)、山西省(191,8.14%)和山东省(142,6.06%)。
表 1—4 2021届毕业生生源地分布统计
三、民族构成
2021届共有少数民族本科毕业生101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4.99%,分别来自13个少数民族。人数较多的是回族、满族和维吾尔族。汉族本科毕业生1924人。
2021届共有少数民族毕业研究生11人,占毕业研究生总人数的3.44%,分别是满族4人、回族3人、蒙古族1人、水族1人、土家族1人和彝族1人。
图 1-1 2021届少数民族毕业生人数统计
第二篇 202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分析
一、就业率
截止2021年11月30日,各学院(部)就业率详情见下表:
表2—1 2021届毕业生各学院(部)就业率统计
表2—2 2021届毕业生各学院(部)就业率统计
表2—3 2021届硕士毕业生各专业(中类)就业率统计
表2—4 2021届毕业生各性别就业率统计
图2-1各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人数统计
图2—2 2021届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率统计
二、就业流向
(一)各学院(部)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
按照就业去向分布具体分析如下表
表2—5 2021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统计
(二)就业地区类型分布
在已就业的1806名本科、硕士毕业生(不含升学、出境、自主创业、国家基层项目) 中,按照就业地区类型分布具体分析如下表。
表2—6 2021届毕业生就业地区类型分布统计
(三)就业地区分布
在已就业的1806名本科、硕士毕业生(不含升学、出境、自主创业、国家基层项目) 中,有1421人在西部就业,占就业总数的78.69%;有213人在东部就业,172人在中部就业。
图2-3 2021届毕业生就业地区东西中分布统计
(四)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在已就业的1658名本科、硕士毕业生(不含升学、出境、自主创业、国家基层项目) 中,留陕西省就业1165人,占总就业人数的70.27%;到山西省就业51人,占总就业人数的3.08%;到山东省就业55人,占总就业人数的3.32%。
图2-4 2021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五)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2021届已就业的1806名本科、硕士毕业生按照就业单位性质具体分析如下图。
表 2-7 2021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统计
三、就业质量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
为更好地了解毕业生就业状况,对2021届毕业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按各专业就业人数的30%比例为抽查对象进行电话访谈,其中74.14%的学生对现在的工作满意。具体样本分布如下表:
表2-8 2021届毕业生各专业抽样调查人数一览表
(二)毕业生薪资水平及满意度
对我校2021届毕业生的薪资水平进行了电话访谈,随后对数据进行统计,本科毕业生在3000-4000元占比最多,毕业研究生的薪资在4000-5000的占比最多,毕业研究生的薪资在4000以上的要多于本科毕业生,详情如下图所示:
图 2-5 2021届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的薪资状况(单位:元/月)
在薪资满意度方面:2021届本科毕业生对薪资满意的占68.25%,毕业研究生对薪资满意的占70.22%。
图2-6 2021届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对现工作的满意度状况调查
(三)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在调查的2021届的毕业生中,63.99%毕业生毕业以后的工作与他们在学校所学专业相关,其中本科毕业生的专业相关度为67.25%,毕业研究生的相关度为63.57%。对不相关的原因进行询问,最后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图 2-7 2021届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专业不相关原因调查
(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能够比较真实地反应毕业生的质量,进而可以全面地反映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对用人单位进行跟踪调研,对于完善我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100家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表现满意情况问卷调查如下图所示:93%的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感到很满意或比较满意。
图 2-8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评价
(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评价
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能力评价如下图所示:其中用人单位认为本校毕业生的“适应能力”(20.56%)、“社交能力”(20.78%)和“专业技能”(17.64%)这三项素质比较强;而“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组织能力”则相对较为薄弱,需进一步加强。
图2-9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评价
第三篇 2022届毕业生就业意向与期待
一、毕业生行业及职位期待
在2022届毕业生就业意向与期待调查问卷中,学生意向较高的行业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6.89%)和“教育、卫生和社区工作”(17.45%)。
图3-1 2022届毕业生就业行业意向调查
在就业职位意向的选择上,学生意向较高的是“体育工作人员”(28.56%);“教学人员”(28.35%);“公务员”(20.09%)等。
图3-2 2022届毕业生就业职位意向调查
二、毕业生就业薪资期待
对我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薪资期待进行调查,其中4000-5000元以上占比最高,其次是5000元以上,具体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3-3 2022届毕业生就业薪资期待
根据对2022届毕业生问卷调查反馈,其中影响毕业生就业决策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薪酬福利”(27.85%)、“单位所在地”(16.45%)、“与所学专业相关度”(26.58%)。
图3-4 2022届毕业生就业决策影响因素
第四篇 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
一、加强组织领导
校党委与行政高度重视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落实“一把手”工程作为就业工作坚实保障。全年共召开三次校级层面就业工作会议,一次党委专题会议,先后制定《2021年2299威尼斯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中共2299威尼斯委员会关于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指导意见》,明确目标任务,研究具体措施,推进工作落实。各学院(部)积极响应,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就业状况,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从夯实责任、全员参与、研判分析、“线上+线下”校园招聘、就业帮扶等多渠道整合就业资源,初步形成全员抓就业的工作格局。
二、积极联系,主动对接,完善就业工作体系
2021年以来学校聚焦就业工作难点、重点,找准突破点和增长点。以回访用人单位作为巩固和开拓就业市场的重要手段,积极联系多年合作优秀企业和校友资源,积极建立就业实践基地,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打通实习与就业之间壁垒;开展网络校园招聘会3场、专场宣讲会5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引导毕业生注册使用教育部“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平台,参加全国体育服务行业就指委、陕西省师范联盟等举办的各种形式招聘会;夯实已有就业成果,做到协议就业应签尽签、灵活就业应减尽减;做好考研调剂学生收口,提高升学率;跟踪掌握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状况,持续发力助力毕业生尽早就业。
三、实施责任包干,做好特殊毕业生就业帮扶
各学院(部)已形成“学院领导+辅导员+专业教师(导师)”责任包干促就业工作模式,建立相关制度文件。针对困难群体毕业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就业意愿,做到“一生一策”动态管理和分类指导,2021届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561人,就业474人,就业率84.49%(除继续考研外),其它特殊群体毕业生也基本实现充分就业。
四、做好就业专项行动政策解读,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
积极宣传解读新就业政策,动员毕业生积极参与教育部、省教育厅各项就业行动。配合各地政府组织实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新疆西藏地区招录毕业生等中央和各地方基层就业项目。鼓励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参军或者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乡村振兴一线就业创业。
第五篇 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
一、完善保障机制,继续夯实就业工作根基
坚持落实校院(部)两级就业“一把手”工程,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列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分管领导靠前指挥,院(部)领导落实责任,各部门协同推进、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聚焦市场建设,拓宽就业渠道
要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校园招聘会、专场宣讲会,回访用人单位和开拓就业市场,挖掘校友资源,拓宽就业信息渠道,精准推送岗位信息,建立高质量实习就业基地,打通实习与就业之间壁垒。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部)要积极挖掘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中的就业机会,认真研究“双减”政策后体育培训行业发展态势,根据我校毕业生专业特点,加强综合素质培训,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引导毕业生在多个领域灵活就业。同时,要做好毕业生劳动保障权益政策的解读和指导。
三、细化全员促就业的工作机制
继续夯实“学院领导+辅导员+专业教师(导师)”责任包干促就业工作模式,日常就业教育和指导服务工作要延伸至一年级或二年级学生,每学期针对低年级学生要开展就业意愿调研并形成分类指导,帮助他们认清就业形势,找准自身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四、健全毕业生就业统计机制和核查机制
开展就业统计工作中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四不准”要求,方式方法上要精细化。学生处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认真核查,校领导也将会对各院(部)就业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于就业工作滞后的院(部)进行通报、约谈,出现重大纰漏进行问责。
五、加强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援助
积极转变工作职能,从单一指导向指导与服务并重转变。做好“一年两征”毕业生入伍工作,多举措支持毕业生考研再深造,鼓励有意愿毕业生攻读第二学士学位。毕业年级辅导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毕业生的思想状况和就业状况,对家庭困难、就业困难的毕业生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准确掌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少数民族、身体残疾等毕业生情况,建立帮扶台账,做到“一对一”精准帮扶。
六、做好就业总结宣传工作
深入宣传国家就业创业政策、各地各高校和用人单位促就业的好经验和做法。鼓励各二级学院(部)参与中国高校就业育人大会的相关活动,树立就业育人先进典型,积极参与教育部供需对接育人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