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2299威尼斯委员会(简称校团委)是在学院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领导下,围绕学院党团中心工作,结合团员青年特点,肩负团结青年、引领青年、服务青年职责的先进青年组织,是负责学校共青团工作的职能部门。坚持为党育人,始终担负团结青年、引领青年、服务青年的责任,是引领西体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青春力量,是联系全院广大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共青团2299威尼斯委员会成立于建校之初,现有各级团支部349个,团员6120人。下设办公室、组织部、新媒体中心、科技创新部、大学生艺术团、青年志愿者协会6个部门,管理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管理中心3个学生团体。全校共计9个二级学院团委,1个团总支,267个团支部。校团委主要职责如下:
1.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中央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
2.严肃团内政治生活,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做好发展团员、团组织关系转接、团费收缴、“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等团务工作。
3.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实践育人活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推进网络平台建设,打造网上共青团矩阵。畅通学校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切实做好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
5.完成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6.检查和指导团支部工作,培训团的干部,交流团的工作经验;指导团学组织正常开展工作及换届工作。
二、制度建设
共青团2299威尼斯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机制,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紧扣学校中心工作,持续抓好思想政治引领核心工作,充分发挥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组织育人等平台作用。
通过一系列日常工作与活动,牢筑青年信仰之基,把稳青年航向之舵,助力青年成才之梦。荣获“全国高校团建示范培育示范院校”等荣誉。共青团2299威尼斯委员会在校团委和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方针,加强学风建设,加强团内的民主建设,倡导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保证团员行使民主权利,对重大问题有决定权。不断提高青年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完善团的各项制度,主动关心青年的生活和工作,为青年多办实事,切实维护青年团员的利益;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使团的工作能有效地、有序地进行,努力把我校的团建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近年来,在校党委和团省委的指导下,校团委大力推进制度建设,共出台各类制度12项。
(一)共青团2299威尼斯委员会制度4项:
《共青团2299威尼斯委员会管理办法》
《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实施办法》
《2299威尼斯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2299威尼斯大学生“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
(二)社团管理中心制度2项:
《2299威尼斯学生社团管理办法》
《2299威尼斯社团指导教师选聘和考核办法》
(三)学生会(研学生会)制度5项: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会(研究生会)章程制定办法》
《2299威尼斯研究生会章程》
《2299威尼斯学生会章程》
《2299威尼斯学生会学生干部述职评议管理条例》
《2299威尼斯研究生会学生干部述职评议管理条例》
(四)青年志愿者协会制度1项:
《2299威尼斯青年志愿者协会章程》
三、运行机制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领导下,准确把握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个定位,抓住“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这三个根本性问题,坚定共青团工作的政治方向,加强对青年的政治引领,不断提升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以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广大团员青年为核心,坚持群教育被需值教育为理念,坚持扬长教学特长发展为原则,构建“12345”思想引领体系,即:
“一个旗帜”指的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两项坚持”指的是坚持群教育被需值教育为理念,坚持扬长教学特长发展为原则;
“三全育人”指的是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四员协同”指的是建设一支由团干部主体引导、专业教师、辅导员辅助引导、学生干部朋辈引导四员组成的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队伍。
“五育并举”指的是促进青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化思政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
“12345”思想引领体系在党建团建、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工作原有的基础上接续奋斗、保驾护航,在宣传影响、创新创业等工作上开拓进取、锐意创新。
四、 举措成效
一、着力提升引领力,大力实施“青春领航”行动,淬炼青年政治品格。
(一)把准青年思想脉搏,夯实理论武装根基。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依托“团干部素质能力大赛”,坚持“带头学”;通过开展“青年大学习”、召开主题团日活动,强化“引导学”;通过四史知识竞赛、示范团支部创建、活力团支部推选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的十九大精神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学习活动,开展“同比学”,扎实开展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帮助引导团员青年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青年大学习开展情况纳入年度共青团工作考核指标和各类优秀评选的指标。近三年,全校统一开展了“云祭英烈,清明缅怀”“传承五四精神,弘扬青春正能量”“共舞红色经典,展现青春风采”等线上线下主题班团日活动30余次。利用校团委新媒体矩阵播放量大、覆盖面广、受众人数多的优势,充分发挥网络育人功能,发挥思想引领正能量导向作用,助力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思想的新时代青年。
(二)构建三位一体课程体系,青马工程提质增效。
举办 “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邀请校内外专家、学校领导、思政教师为“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授课,通过构建“理论学习+红色教育+实践锻炼”三位一体的标准课程体系建设,将专家授课与讨论分享结合起来、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组织学员骨干先后在西安烈士陵园、西安事变旧址等地瞻仰革命先烈,开展“学习马克思,做新时代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教育实践活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使学员骨干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
(三)制定“1+1+1+1”学习模式,深入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活动。
坚持把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作为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严格对照团中央统一安排的4个学习专题,以团支部为基本单元,用好“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和“青年大学习”等平台,扎实组织团员、积极动员青年开展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制定了“团支部书记领学原文+团员和青年代表作心得分享+学院指导老师提点评意见+校团委老师做工作指导”的“1+1+1+1”学习模式。近三年,校院两级团干部共联系支部167个,列席参加“思想旗帜”“坚强核心”“强国复兴”“挺膺担当”等专题学习100余场。校团委组织我校团员与青年学生讲师团开展“思想旗帜领航向 伟大奋斗谱华章”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宣讲活动共前往10个二级学院(包括竞技体育学校),累计有2300余人次参加,覆盖超过200个团支部,推动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活动走深走实。
二、着力提升组织力,大力实施“青春攻坚”行动,凝聚青年服务大局。
(一)五育并举、提升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品牌,全方位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落实五育并举,深化提升“一院一品”内涵,传承优质品牌,培育新兴品牌。以“一院一品牌”为重点,推出一批与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相适应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不断满足团员青年高品位、深层次、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活动覆盖了思想教育、学风养成、创新创业、文化艺术、社会实践、公益服务六大类别,覆盖全校267个团支部、7000余名团员青年。
近三年在全校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累积组织动员13029余名志愿者在校内、校外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开展“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生态环保实践活动;开展“大学生校园文明规范养成教育”“文明宿舍创建评比”“校园文明督察行动”等活动,为创建和谐美丽校园做出贡献。在全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和艺术表演类一等奖,展现了美育教育的新成效。我校连续9年参加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乐舞告祭”演出,承担干戚舞、云翘舞演出任务,累计参演人数达500余人,多次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省级媒体的报道;由团省委、省学联开展的寻访2023年度“陕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我校殷腊梅同学荣获“陕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和“陕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岗拉美多荣获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
(二)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内容和载体,全方位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组织武术学院“武动青春助力振兴”体育惠民暑期社会实践团、“姚”你一起筑梦乡村支教实践服务队、艺术学院“碧水杭城韵红色体育行”社会实践团深入杭州、安康、咸阳等地开展体育惠民、助力乡村振兴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依托专业优势,近三年暑期组建50余支院校实践队,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提供体质测量服务、体育支教、法律法规宣讲、文艺汇演等内容,以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参与师生500余人,受到了当地政府及媒体的高度赞扬,先后有4个社会实践单位受到省级表彰。在陕西省大学生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表彰中,我校荣获省级优秀服务队,马菊霞老师荣获省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我校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服务成果代表陕西高校在团中央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中展播,展现了西体学子社会实践成果。
(三)推动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全方位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组建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与碑林区团区委、鄠邑区团区委共同建立青年志愿者突击队。与莲湖区环西街道共建社工站,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环西社区授予我校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在中国—中亚峰会期间,我校12名师生在机场举行迎宾演出,为西体赢得广泛赞誉。
2023年、2024年我校组织近200余名学生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体育支教志愿服务活动,推动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陕西体育支教工作走到全国前列;
学校与姚基金合作开展篮球支教,近三年共选派研究生、本科生267名志愿者赴新疆、重庆、陕西等全国22个省市参加支教活动,志愿者累计授课37752小时,受益学生19315余人次,亲情陪伴16247小时,培训希望小学教师302人次,学校分别荣获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突出贡献奖、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姚基金支教社团荣获全国百强社团、陕西省公益大赛金奖等荣誉称号,姚基金授予我校“志愿者基地”,2022年,我校姚基金支教服务项目荣获陕西省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该项目还入选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项目库项目名单、志愿者张巍荣获姚基金全国“支教之星”荣誉称号。
目前我校志愿者人数已达13029余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上百余次,累计志愿时长170266.5余小时,多次荣获省市优秀志愿者协会称号。参与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志愿者服务工作并获得优秀组织单位称号、我校40名青年志愿者服务2024-2025赛季阿布扎比国际职业柔术西安大满贯赛
青年志愿者协会荣获碑林区“五四青年奖章”集体荣誉称号、我校“特教志愿者服务队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入选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优秀案例。
(四)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全方位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大力开展“团团微就业”工作,对学校建档立卡的30名学生进行一对一就业帮扶;
近三年,积极选派张婵等12人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
举办就业创业指导,组织落实共青团陕西省学校部关于“大学生就业引航活动季”活动,提交校级“就业领航加油站”文化作品一份,开展“就业传帮带,师兄师姐面对面”主题团日活动,“就业大讲堂,青年榜样进校园”主题宣讲。
在学校党政的高度重视下,校团委精心组织、周密策划,各院(部)广泛宣传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赛。竞赛期间,校团委组织校内外专家举办专题培训、讲座,持续提升我校参赛作品质量和竞争力。近三年,在“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得省级以上奖励7项;
目前学校创新创业基地“众创空间”,已成功孵化出5家初创公司。
三、着力提升服务力,大力实施“青春赋能”行动,助力青年成长成才。
(一)持续推进共青团改革,聚焦主责主业。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共青团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听取校团委关于共青团工作专题汇报,并积极探索党建团建一体化运行法,实现理论学习一体化、学风促进一体化、实践活动一体化、志愿服务一体化。依托校团委——学院团委——团支部三级管理体系,全校各级团组织自觉坚持“党建带团建”,积极推进实施共青团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等多项改革措施,目前各项改革正在稳步推进,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二)巩固团建示范培育工作成效,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入选“全省高校团建示范院校”培育单位;2个学院、3个团支部分别入选“标杆院系、团建样板支部”培育单位。顺利通过实地验收,结合省级高校团建示范培育验收工作验收成果,校团委将以此次创建工作为契机,做好团建示范培育验收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总结凝练经验,持续发挥团学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打造我校团建工作特色,不断提升团建创建工作实效。
(三)指导学生会改革、服务同学,纵深推进学生会组织改革。
学生会组织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握青年工作特点和规律,深化改革创新”的教导,一体落实《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巩固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改革成果的若干措施》,按期规范召开学生代表大会,将学代会服务同学成长、回应同学诉求、维护同学权益、选拔学生骨干的核心职能落到实处,着力推动改革和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
共青团2299威尼斯委员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是于2019年召开的,根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规定和学校2024年工作重点,结合我校共青团工作实际,拟于2024年12月下旬召开共青团第十九次团代会。五年来,我校共青团工作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的方针,坚持服务大局与服务青年有机统一,坚持建功与育人有机结合,以“培养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为主线,扎实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各级共青团组织体系,丰富充实学校共青团工作内容,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展壮大青年团干队伍,构建完善2299威尼斯共青团工作机制,在树立学风、规范学风、激励学风、促进学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本实现了第十八次团代会提出的工作目标。
强化学生会“全心全意服务同学”的工作宗旨,把“我为同学做实事”落实、做细。扎实推进“1+100”联系青年工作,开展交流调研,了解青年思想动态,解决青年困惑。充分利用网络宣传平台,通过设立权益接待日、开通权益心语邮箱,畅通学生问题反映通道,积极引导大学生通过正常渠道表达合理诉求,服务学生正当权益,为学习生活提供方便。
(四)深化社团改革建设,服务学生健康发展。
始终坚持以思想建设引导学生社团、以文化建设凝聚学生社团、以组织建设规范学生社团的工作思路,注重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依据《2299威尼斯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对社团负责人换届、活动举办、日常活动进行、经费管理进行强调,对于社团存在的问题与需求进行整理与解决。常态化开展对重点社团的摸排,现有37个学生社团,涵盖思想政治类、创新创业类、文化体育类、志愿公益类等领域,每年开展社团文化节、社团嘉年华活动,共有社团成员2441人,参与学生7500余人次。每学期召开社团大会,完成对社团的年审工作。对不合格的社团给出整改时间限期整改。
四、着力提升大局贡献度,大力实施“青春建功”行动,引领青年建功立业。
学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融合、校内实习与校外实践相促进,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如亚运会、全运会、大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赛事保障运营、体育展示、体育新闻报道等竞赛、保赛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育人平台,助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我校学生受邀参加202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亚运会、中亚峰会、十四届全运会等高层次演出活动,参与学生达1000余人次,荣获3项个人奖项和先进集体;
5.存在不足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1.全校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自觉融入“大思政”工作格局。
2.与相关职能部门协作建立完善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力争高质量产出。
3.服务育人大局,立足工作基础和实际,发挥共青团在第二课堂中的独特作用。
4.进一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目标引领,明确层层责任,切实将工作传导到基层,找准工作的切入点,不断增强基层团组织的活力。